English

“左”的东西之所以根深蒂固,是因为: “左”往往与迷信专断联系在一起

1998-04-12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黄钟

今年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20周年纪念。曾经参与过大讨论的中央党校《理论动态》主编沈宝祥教授对“左”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,令人深思。

沈宝祥说,从民主革命时期的“两个凡是”到社会主义时期的“两个凡是”,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“姓资姓社”、“姓公姓私”的思维模式,在思维方式上,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上,在学风上是颇为相似的;从认识论角度看,是一脉相承的。这个“脉”,就是教条主义,就是“左”。

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最大的启迪就是必须实事求是,要做老实人,说老实话,办老实事,一切从实际出发。而要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,就必须有一个民主宽松的政治环境。“求是”就是要讲新话,不是照搬照抄。如果没有民主的环境,稍微讲点新话就说你是在反对什么,那就只有照搬了。不鼓励人们解放思想讲新话,看起来很平静,实际上这个社会是一潭死水。邓小平不就说过“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”吗?

“左”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,而是往往和迷信、专断结合在一起。“左”的一套不符合实际,违背人民群众的心愿和利益,大家不愿积极支持贯彻执行,怎么办呢?就只有采取两种手段,一个就是借助于迷信,让人们盲目相信那一套是绝对正确的。另一个就是靠专断,靠扣帽子、抓辫子、打棍子,来强制人们接受。迷信是软件,专断是硬件,一软一硬厉害得很,也危险得很。从这个角度看,民主政治是反“左”,是反“两个凡是”,坚持实事求是的必要条件。(《中国经济时报》98.4.7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